八月晨光穿透薄雾,洒在嵩明红军长征纪念塔的浮雕上。斑驳的石刻仿佛被注入了生命,1935年的烽火岁月在此刻与现实交织——五十余名党员干部高举右手,铿锵的入党誓词在山谷间激荡,鲜红党旗在历史现场猎猎飞扬。
01 沉浸式淬炼,十小时的信仰长征
这不是普通徒步,而是一场直击灵魂的移动党课。 清晨8:30从昆明出发,党员干部们踏上这场历时十小时的红色基因唤醒之旅。
在嵩明红军长征纪念塔下,讲解员揭开“红军两过嵩明”的战略传奇,浮雕墙上每一道斑驳印记都在诉说1935年与1936年的烽火岁月。5集体诵读《七律·长征》的声浪中,革命先辈穿越时空的坚毅目光直抵心灵深处。
当行军包压上肩头,6公里水库步道化为现实版信仰试炼场:
情报密码破译任务中,分组解谜重现红军智慧决策; 《四渡赤水出奇兵》红歌接龙,让革命豪情在山水间奔涌;展开剩余73% 龙王庙前的一碗洋芋饭、一块荞面粑粑,粗瓷碗盛满艰苦奋斗的精神之粮。在身体力行间,长征精神不再是教科书上的铅字,而是融入血脉的生命体验。正如北京交通大学颜吾佴教授八次带队重走长征路的感悟:“革命理想高于天,才使红军不怕远征难。”
02 三大精神锻造,铸就党性熔炉
东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里,历史现场化为立体教科书:
红色记忆收藏馆内,草鞋编织体验唤醒身体记忆。指尖摩擦粗糙草绳的刺痛,诉说着“半条被子”里的鱼水情深 三迁亭前,水库移民的奋斗史诗见证党群同心伟力; 胡如瑛故居中,滇桂黔边纵队的革命火种仍在灼灼燃烧。标语墙前,《信仰的力量》情景党课让学员化身红军宣传员。角色扮演点燃革命激情,小组讨论碰撞出“新时代长征精神践行路径”,初心承诺卡上的每一笔划都重逾千钧。
这场淬炼直指三大核心工程:
🔥 灵魂唤醒工程——在宣誓墙前完成信仰升级 🚩 党建走心工程——用情境体验打破教育壁垒 ✊ 能力淬炼工程——在沉浸教学中锻造攻坚本领03 新长征启示,精神伟力照进现实
返程前的座谈会上,思想火花在三个时代命题中迸发:
“长征精神如何赋能本职工作?” “怎样淬炼攻坚型团队韧性?” “党员在危机中如何彰显担当?”这些讨论将红色基因转化为锐利的思想武器。当“红色先锋”纪念章贴上胸膛,它镌刻的不只是荣誉,更是新征程的冲锋令。
04 燎原星火,照亮新时代隘口
夕阳为东村的标语墙镀上金边,党员干部们带着盖满印章的初心承诺卡踏上归途。车上分享的感悟里,“断肠明志”的陈树湘、“半条被子”的鱼水情,已从历史故事升华为精神坐标。
“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长征路。”当党员干部们高举信仰火炬,照亮新长征路上的娄山关、腊子口时,最亮的光源永远来自胸中燃烧的信仰之火。
嵩山盘江间的这场十小时行走,已为新时代征程点燃燎原星火——它将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,在科技攻关的实验室里,在服务群众的窗口前继续燃烧,终成漫天霞光。
踏寻红色足迹,汲取奋进力量——石林圭山红色党建活动全记录
云南旅居式游学:在风花雪月里,边住边学,解锁人生新体验
“重走滇缅路,铭记抗战史”5天党建游学方案
发布于:云南省在线配资平台大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