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讲 四方山采药识药记
今天下午老师带队去爬四方山。四方山周围群山围起,中间有一块盆地,藏风聚气。这块盆地已经修建成了植物园,里面有上百种药草,这次仍然全程拍录,学生们都激动不已,又是一顿药草知识的“饕餮大餐”。
老师说:“此行的目的以教学为主,所以拍摄重点要放在中草药的形态以及讲解上。讲解主要从中药的取象比类与升降走势来领悟。”今天学习了五十多味药。老师说:“你们今天认识这么多药物,都只是一面之缘,打了个招呼,叫了声'hello’,将来能够成为神交的朋友,随叫随到,随用随妙,这就要看你们后期的功夫了。有些人见了一面后,再过一阵子,大家都不认得了。不认得后,就没有下文了。所以,今天你们认识这五十多味草药,回去后能不能记住它们的外形、生长特性,它们的功效、升降走势,能不能轻松地说出来,这就是你们要下的功夫。”
◎单方单药有奇效
学生问:“怎么掌握药物的特点,把它用好呢?”老师说:“今天采的五十多种药,已经把常见病治疗包括进去了。你们可以首先从单味药入手,把每味药擅长治疗的疾病、走势弄清楚。比如风湿、鼻塞、经脉不通、清阳不升,可用单味苍耳子药膏。夏天最常见的腹泻,一味马齿苋是治疗腹泻的单方。
还有今天看到的桑树,周身都是宝。桑椹子乌须发,男补肾精用桑椹子,肾精不足引起的脱发用单味桑椹子熬膏,秋冬服用都有效,而女的肝肾不足用女贞子。用一味桑叶治疗白睛出血,效果也很好。有一位北方来的病人,眼睛白睛出血好几年,花了几千块都没治好,最后几块钱的桑叶把他给治好了,这就是专方专用。他对这个单方称赞不止。桑叶,古书又叫神仙叶,单一味桑叶减肥就有效果,能轻身养颜,耐老延年。把它制成丸药,用在现代减肥美容上也是一个好思路。还有桑白皮,蜜制专治疗肺阴不足、肺气不降的咳嗽,用一个见效一个,特别是虚劳的病人。肺中又有火邪郁滞,用桑白皮补虚还能降气火,可升可降,非常好。
还有石榴皮,你们可别小看,民间治疗腹泻相当管用。丝瓜络用于全身水肿、经络不通,水气不降,一般可用100克,这药平淡得很,能疏通经络,排除痰水……
老师一口气说了十几种下午采来的药的单方应用,信手拈来,学生们听了印象都很深刻。老师又说:“学药就像交友,你要用三言两语就把这味药描述得活灵活现,那么这味药你用起来心里就有底了。描绘药草就像描述真心朋友那样,不用思索随心说出来的都是最为到位的特性。”
学生又问:“有很多药草都有共同的特性什么办?”老师说:“每味药都有各自的长处短处,你要知其所长及知其所短。就像面对一个疮疡,医生治疗这个疮就像在打战,必须靠战士、武器。这些战士、武器就是你手中的良方良药,选方用药就像是调兵遣将一样,你要熟悉士兵的武器、性能,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武器就用什么武器。同样一个眼疮,薄荷一味可以消除,蒲公英也有效,穿山甲也能治疮本来一味平常的薄荷、蒲公英就搞定了,你用穿山甲,就是在拿枪炮打蚊子,大材小用。穿山甲治的疮是身体的大疮、恶疮,经脉不通,薄荷和蒲公英治的疮只是一些风热小疮。所以,你们要搞明白每味药各自的特点,那么碰到常见的病,你用单味药都能搞定。”
◎蒲黄
在四方山采药,路经一处沼泽,老师随手一指沼泽里面长的植物,说,下面长的都是蒲黄,蒲黄入药的部分就是上面那些金黄色的杆子。大家一看,都欢呼起来,原来蒲黄长得这么漂亮,像婷婷玉立的水中仙子,又像佛寺道观的香炉里直立的大香。《药性赋》说:“蒲黄止崩治衄,消瘀调经。”蒲黄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上记载可以“利小便、止血、散瘀血”。我们发现这蒲黄既能止血,又能活血化瘀,这样的药往往被老师列为重点药草。它对于吐衄、出血有止血之功,对于妇女经闭腹痛、产后瘀血腹痛以及跌打损伤、尿道疼痛又有活血化瘀、利水之功。
老师说:“蒲黄有个名方,你们说说是什么?”来自马来西亚的学生林明冠马上反应过来,他最为熟悉了,原来他学医后开的第一个方子就是蒲黄加五灵脂。他说,他有位同学胃痛,就来个按图索骥,竟然把同学的胃痛治好了。
老师点头,原来蒲黄和五灵脂联用叫作失笑散,出自《太平惠民合剂局方》,专治疗男女老少心腹痛,小肠疝气,诸药无效者。李时珍说:“蒲黄、五灵脂同用,能治心腹痛是也。”为什么叫失笑散?原来此方专治瘀血内堵,血行不畅,能够活血祛瘀、通利血脉。所谓不通则痛,这种心腹痛欲死之人,服药后往往“不知不觉诸症悉除,一笑而置之”,故以失笑为名。就是说痛到流泪,服后不知不觉疼痛消失,破涕而笑。可用蒲黄、五灵脂各10克,打成散剂效果最好。用醋来煎熬药力更雄,止痛之力更强。
老师治疗各类杂病,通常把失笑散这组药对加入辨证方中,以增强活血化瘀、理气止痛的作用。比如妇人闭经,少腹疼痛,怕冷,老师往往在艾附暖宫丸基础上加入失笑散。治疗胃寒痛,常在理中汤基础上加入失笑散。治疗冠心病、胸痛,舌下静脉曲张有瘀血者,背部发凉,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入失笑散……
老师又说,用蒲黄15克,五倍子8克,生甘草8克,煮水漱口,可以治疗口腔溃疡。或者单用蒲黄粉按在溃疡面上也有效,可以加快溃疡面的愈合。
为何生甘草用量不能太大呢?古有“中满不食甘,以及甘者令人中满”的说法。生甘草用量大了,容易引起恶心、呕吐反应。
◎枇杷叶
去四方山的路上,一路上枇杷树挺多的,老师说:“莫谓闲常药,便作等闲观。每一味药都有它独特的功效,它生长在这个环境下,得天机地理,就有它们自己的天地。我们治病就是用这种药的天地气场来调整人体的天地。你们说一下这枇杷叶有什么功效。”学生们纷纷寻思道,“枇杷叶清肺化痰,降胃止咳。”又引《药性赋》所云,“枇杷叶降逆气,哕呕可医。”
老师说:“这个降逆气值得深究,这个时代气逆的疾病太多,所以我们任之堂大药房枇杷叶用量较大。枇杷叶还能化痰,这句话也值得深究,百病皆由痰作祟,这可是通治奇难怪病的一个窍门。你们只把枇杷叶当作清热化痰药看待,以为它只治疗肺部痰热,那就大材小用了。”原来老师的《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》书里写到,老师曾与一位道医谈论枇杷叶,这位道医对枇杷叶研究颇深。道医说,“枇杷叶是位君药,不要把它当作臣药或佐药使用,这味药好比英勇善战的将军,却不显山露水,常人不知道它的妙处。枇杷叶能降十二经络的逆气,能化十二经络的热痰。逆气降,痰热除。很多怪病不治自愈……”
老师说:“这样认识药物是高屋建瓴啊!把整个药的药势用出来了。枇杷叶的降逆气是从天而降的,能从水之上源的肺一直降到三焦膀胱。你们看雨过天晴后,天气是怎么一个清爽法,这枇杷叶就在人体的小天地里降了一场雨。”
◎肺为水之上源的理法
老师接下来又谈了一些临床体悟,主要是从人体这个小天地来看,水液气化循环周身的过程。老师说:“我们喝的水,经过胃后,它直接穿透胃黏膜然后通过脾上升到肺,再通过肺往下引,走三焦进入膀胱,下输到膀胱后,就完成一个循环。这个水循环的过程,非常有利于指导用药。比如一个人膀胱有热,他的小便变黄了,热得太厉害,伤了血脉、小便甚至带血,尿频,尿急。那么这些热是从哪儿来的呢?源头在肺,肺为水之上源,膀胱是水之下源。所以我们治疗小便浑浊、热痛时,要治疗源头。就像是治理河水一样,河水浑浊了,治水要从河水上源治起,你不能光从下面治,永远治不好。这叫源清而流自洁。
很多尿频、尿急的病人,尤其是急性膀胱炎发展到慢性膀胱炎,不容易治好是为什么?是因为你没有治上面而光治下面,我们经常说的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,下面尿频、尿急,你光治下面就相当于脚痛医脚。
那要怎么治,要懂得治水之上源——肺,用枇杷叶把肺火清降一下,下面再配上相应的利尿药物,立马就好了。肺为水之上源,泌尿系统疾病都要从肺治起,不要想到小便问题都要从肾来治,那是不完全的,五脏相关,上下相连。”
学生们恍然大悟。原来中医基础理论可以这么活用,把药性、医理、病理打成一片,这样一下子就把治疗下焦水热疾病的思路理顺了。
学生们意犹未尽,又问:“治疗小便带血,是不是也是用这种思路。”
老师说:“都是《黄帝内经》的思路,只是肃降肺气,清胃火,在用药上有些技巧。比如你要清肺火,可以用白茅根、桑叶这些药。而肺的下面通道是三焦,三焦是水火运行的通道,不通了可以用通草。如果三焦有热毒,那就用啥呢?栀子。栀子能清三焦之火,你再把栀子炒一炒,中医说炒黑止血,既能消火,又能止血。
我们经常说上病下治,下病上治,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就忘了。什么叫下病上治?刚刚说的小便浑浊、黄臭,甚至带血,要通过治水之上源——肺,这叫作下病上治,下焦的病可由上焦来统治,你们要牢牢记住啊。记住这个道理你们不仅会治一种、两种疾病,一大批、一类疾病你们治疗起来心里都有底了。
比如又有一个病,是常见的阴道炎,瘙痒难忍。你一摸她的脉,上面浮取易得为有火,下面滑迟为有湿热,上面的火要让它肃降下来,下面的湿热要让它渗利出去。这样我们通常用白茅根配土茯苓,一个走上,一个走下,上下搭配,调节升降。使气逆得降,湿浊得下,这个治疗效果是很好的。就像那些民间偏方一样,看得透,用得准,一两味药把病解决了。”
◎丝瓜络
接下来是丝瓜络,就是民间所说的菜瓜布,这味药很有意思,民间就用这个洗碗,锅碗瓢盆上的油腻垢积,用这个菜瓜布一洗刷就干净了。所以民间中医就取这个象,人身体的痰湿就像是碗筷上堆积的油腻一样,这个菜瓜布能洗刷碗筷的油垢,也能内洗人体经络的痰垢,我们看这丝瓜络,非常通风透气,里面就像是一团经络,相互贯穿,中医取这个象可以通入脏腑、脉络。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说,能通入脏腑、脉络。消除经络脏腑上的风热毒肿以及痰湿。而古书上也写丝瓜络可以通经络、活血脉、化痰顺气。
民间有个单方就是用单味丝瓜络80克,熬水服用,非常平淡,治疗老年性风湿、关节为痰热痹阻,天气寒热交错变化、热胀冷缩时,经脉、络脉痹阻不通就会痛,用上这单方,十天为一个疗程,效果非常好。里面的医理也非常精深。
怎么说呢?原来丝瓜络在人身体非常像肺,肺主气,司呼吸,对气候寒温的变化非常敏感。肺又主治节,凡肢体关节之间空隙的气体流通都归肺所管。这个呼吸吐纳之间,肺朝百脉,周身的经络气机都可以连通贯肺,丝瓜络取其象,就能把肺中百脉经络贯通。所以说治风湿病,那种老寒腿,像天气预报一样,很苦恼。平时服用这丝瓜络,有一定缓解作用。人身络脉通畅,经络上的痰湿刷洗干净,气能流通,痹痛就会缓解。
这丝瓜络还有另一般功效,老师说:“治疗乳房胀满,或乳汁不通,取这丝瓜络的象能通胸中络脉,特别爱生闷气的妇人们的周身经络闭阻不通,用丝瓜络有意想不到的效果,不过用量一定要大。这药是寻常瓜果之品,性味平和,可以放胆用。”
老师说:“治疗腿痛,男的用牛膝,女的用丝瓜络。你觉得奇怪吗?”
我们会心一笑,心照不宣,明白。用牛膝很容易理解,非牛膝不过膝,这牛膝能引药至膝,见膝治膝,用此药引可以理解,但为什么女人用丝瓜络呢?原来古人云,宁治十男子,莫治一妇人。即是说,行医难,行医治妇人疾病更难,妇人的疾病难治,推其原因病情与男人相同,但妇人的情志往往与男人大不同。女人喜怒,情绪多变,且其体性阴,容易为七情所感染,很多妇人爱看连续剧,一看就掉眼泪,特别容易动情,一动情就容易郁闷,一郁闷胸中大气流行就滞塞,经络就闭阻,痰湿就蒙在上面,这时丝瓜络就派用上场了。丝瓜络能理顺胸中大气,通畅细小经络,涤除经络上的痰湿垢积,一举而三得,契合病机。所以不单是妇人,碰到男人气量不够大的,这味药照样可以用上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在线配资平台大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